海内外校友:
风雨砥砺,岁月如歌。2015年10月12日,敬爱的厦门大学第四任校长汪德耀教授离开我们将满15周年。在此,我们倡议:在海内外校友中开展自愿捐款活动,在母校为汪德耀教授树立雕像,以弘扬先生的治学风范,彰显先生的丰功伟业,激励全体师生和校友为建设美好厦大而贡献热情和智慧。
为汪德耀教授树立雕像可以营造热爱祖国、重视教育的氛围。汪德耀教授早年留学法国里昂大学、巴黎大学,在著名的胚胎生理学家万特倍尔教授(P Wintebert)和马哈博士(M Parat)指导下从事研究工作。1931年获得法国国授巴黎大学理学博士学位后,毅然放弃在法国的优厚待遇,回到了灾难深重的祖国,先后在国立北平大学、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国立湖南师范学院、福建省研究院和厦门大学等单位任教和进行科学研究。1943年应聘到厦门大学,历任生物系教授、系主任、理工学院院长、代理校长,1945年9月,正式任厦门大学校长。当时日本虽然投降,但学校仍然处百废待兴的局面:除了多方筹集资金、完成由长汀搬回厦门的迁校工作外,还要考虑学校的发展。汪德耀校长在理学院设立海洋学系,在工学院设立航空工程学系,在商学院设立国际贸易系,在法学院设立南洋经济研究室。这些在我国教育发展史上空前设立的新系科,对于我国战后恢复经济的人才需要,以及学校和国家今后的发展,作出重要的贡献。因此,汪德耀校长被公认为有办学的远见卓识的学校领导人。
为汪德耀教授树立雕像可以增强热爱科学、重视教学的意识。汪德耀教授深深热爱他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即使在历史转折时期以及饱受磨难的动乱中,也总是以全身心的热情与精力投身于中国的教育与科学事业。他一生共发表论文150多篇,专著6部,主编国家优秀教材《普通细胞生物学》,获奖无数。作为中国细胞生物学的奠基人之一,汪老不仅科研硕果累累,而且桃李遍天下。多少年来,汪德耀始终没有离开过教学第一线,生前共指导了数十名硕士生、博士生。他的许多学生已成为中国及世界的学科带头人。汪德耀教授还利用自己进行学术交流和学生遍布的条件,努力开展海外联谊工作,为中国的教育和科学事业凝聚力量。
为汪德耀教授树立雕像可以激发热爱厦大、建设厦大的热情。近年来,母校厦门大学办学水平大大提升,在2014年QS世界大学排名榜上,已经进入世界500强,位居中国内地高校第14名;在2015年USNEWS全球大学排行榜上,母校名列大陆高校第16名,全球第360位。厦门大学的发展,离不开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也离不开包含校友在内的社会各界的倾情奉献。汪德耀故校长雕像的树立不仅可以表达对已故恩师和校长的缅怀之情,也可以帮助人们完整地了解厦门大学九十余年的办学历史,激励人们对厦门大学的情感,建设一个更美丽、更杰出的“南方之强”。
正是基于以上因素,在美洲苏林华及李联欢等几位德高望重学长的积极倡导下,在汪德耀及王文铮生命科学奖学基金会的提议下,厦门大学同意在生物博物馆馆内建造汪德耀雕像,并在该馆改造时一并考虑设计方案。目前生物馆改造土建方面已基本完成设计,正在准备进入施工招标阶段,室内布展也正在规划中。
在此,我们提议成立汪德耀校长雕像基金会并向海内外校友募捐树立雕像的有关费用。众人拾柴火焰高,我们恳请各位校友以及各界人士参加这次有意义的善举。让我们行动起来,踊跃认捐,所捐款项不论多少,表达的是对厦大先辈的崇高敬意,是对祖国、对母校、对教育、对科学的一份赤诚之心,并以此进一步激发所有厦大人的爱校热情,为母校早日实现奋斗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
再次衷心感谢你们的支持!
祝各位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学习进步!前程似锦!
1、人民币捐款:请通过银行转账(附言请注明捐赠用途“汪德耀雕像基金”)
开户行:中国工商银行,厦门分行,厦大支行
户主名:吴乔
卡号:621226 4100016631495
注:转账后,请邮件通知吴乔教授(qiaow@xmu.edu.cn)和张轶老师(zhangyi321@foxmail.com),以便确认并及时公布。
2、美元及人民币以外的外币捐款请寄汪德耀及王文铮生命科学基金会财务李里焜,
地址:Dr. Likun Li, 12601 Fall Branch Lane,
Pearland, Texas 77584
Tel: 713-563-9001 (0), 281-466-4228 (H),
e-mail:likun_l@yahoo.com
支票请写:Xiamen University America Alumni Association,并另注明Deyao Wang Statue F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