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捐赠
新闻动态

校园AED设备增设项目交流会举行

发布时间:2025-04-23   阅读量:  

417日上午,校园AED设备增设项目交流会在基金会秘书处四号楼会议室举行,就扩大AED设备在校园内的分布区域、加强急救技能培训等主题进行讨论。周文蕙校友在线上参加了会议,医科建设与管理办公室主任、医学院党委书记李峰,教育发展基金会秘书长赵晓慧,学生处副处长刘俊英,信息与网络中心副主任吴宇力,医科建设与管理办公室副主任杨扬,附属翔安医院副院长刘宗泓,教育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徐滨,附属翔安医院思明院区医务部主任刘小村,资产与后勤事务管理处物资管理科科长陈顺源等到场出席。会议由赵晓慧主持。

赵晓慧介绍了周詠棠学长捐赠校园AED设备的情况。2020年,为献礼母校建校100周年,周詠棠学长特别捐赠300万元,用途包括购买负压医疗救护车、AED设备、医用轮椅,在马来西亚分校捐立校歌石,增资“周詠棠助贷学基金”等。周詠棠学长辞世之后,其女周文蕙校友秉承遗愿,持续支持我校建设发展。目前,思明、翔安、漳州三个校区均已在特定地点安装AED设备及指示标志并实现网络全面覆盖,在线实时监控触发即可一键呼救即时启动现场救援。赵晓慧指出,学校高度重视师生生命安全和健康,希望这一关乎师生生命安全的项目能够顺利推进落地,更好地实现捐赠意愿,切实保障师生生命安全。

李峰介绍了目前学校AED设备的分布及使用情况、培训开展情况,以及新设备的配置方案、定位软件开发和后续培训计划等。他说,AED设备配置方案充分考虑学生的分布情况和配置地点的科学性,突出了使用的便利性和管理的规范性,并且征求了相关部门的意见和建议。李峰表示,学校一直将师生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202311月入选第二批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学校,今后工作中,将整合医学院、附属翔安医院、厦门红十字会等校内外资源力量,加大急救技能和AED设备使用方法的培训力度,大力保障师生的生命安全,让每一分善款发挥作用。

刘俊英介绍近两年校园急救技能培训开展情况。2024年新生军训期间,学校即开展面向新生的急救技能培训,20253月份起,学校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在校学生急救技能培训的全覆盖,目前开展培训共计20场。刘俊英表示,在校园里出现的个别学生突发心脏骤停的救治过程中,AED设备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一名学生在回家途中,就使用培训学到的技能帮助他人脱离危险,体现了校园急救技能培训的重要性及其育人功能。

周文蕙校友对学校已经开展的工作表示肯定,并就AED设备的使用及培训提出了建议。她说,学校培养学生能够从自救救人的理念很有意义,这项技能将使学生终身受益。她表示将继续不遗余力支持厦大的发展,今后厦大的校园里将会增加更多的“红盒子”,为厦大师生的生命保驾护航,为厦大校园增添一抹安心之色。

AED(即自动体外除颤仪)又称自动体外电击器、自动电击器、自动除颤器、心脏除颤器等,是一种便携式的医疗设备。它可诊断特定的心律失常并给予点击除颤,是可被非专业人员使用的用于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医疗设备。它能在最佳抢救时间的“黄金4分钟”内,对心跳骤停患者进行自动体外除颤和心肺复苏,使患者的心脏恢复为正常的跳动状态,可以有效防止猝死。